首页成果简介成果完成人成果报告应用与效果申报材料
应用与效果
推广应用效果

(一)学生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学生实践能力不断提高,2011、2012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分别为80%、87.8%(全国平均67.3%、64.2%),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分别为70.6%、71.6%(全国平均52.6%、52.5%),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基础上,逐年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升,在校大学生申报专利数、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奖成绩优异,其中“挑战杯”比赛中共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9项。

(二)学校办学水平有效提升

本课题通过五年的实践应用,推动学校多项工作长足发展。

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获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62项,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4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项,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项,为学校获得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与奖励经费3225万元(见支撑材料16)。

省部共建高校建设项目:2011年河南省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署共建365bat协议,我校成为全国五所省部共建的中医药院校之一。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是“教育改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共建目标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我校2012年申报的“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的审核,正式获得立项建设,该建设工程中的“学生综合实训中心”项目获得中央专项资金8000万元的资金支持。这标志着学校正式进入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规划之列,也标志着我校建设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三)院校辐射作用逐步显现

福建、广西、湖北中医药大学,贵阳、陕西中医学院,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学院等省内外高校前来考察、交流、借鉴。该课题在2009年在全国中医教学管理、中医教学研究会年会,2011年在中医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学术研讨会和全国中医药教材建设会作典型发言,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四)社会影响效应反响良好

本课题发表论文28篇,组织建设教材40部(见支撑材料1、支撑材料2),新实践教学体系、实验实训课程体系、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等系列成果(见支撑材料3),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为同类地方医学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确立与完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对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方同类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版权所有:365bat 2014